发布时间:2013/12/27 分类:媒体关注 来源:互联网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秘书长韩淑燕做客人民网天津视窗,参加“天津优秀社会组织”系列访谈(摄影:孙晓川)天津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执行多项全国性公益项目
访谈中她介绍,作为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社会组织重要形式之一的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作为一个非公募基金会,它并不主动寻求资助、进行募捐,只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并将捐赠所得用于需要帮助的老人身上。
据介绍,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初就执行了一批“大项目”。韩淑燕举例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刚刚注册成立一年,作为公益组织自觉使命在肩,在党支部书记方嘉珂的带领下,基金会成立了救援小分队,第一时间到达抗震救灾前线。救援过程中,小分队队员们克服高温酷暑、余震不断等困难,积极投身救援,承担了照顾灾区伤残老人的志愿服务任务。这一举动受到了包括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国字号基金会的关注。
多年来,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多次在项目招标时中标,获得筹款型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了执行层基金会的作用。2008年5月,红基会委派鹤童建立灾区孤老孤残护理院。从板房开始做起,同年9月鹤童将第一座老人护理院建了起来;同年12月,灾区孤老孤残护理院建成;转年春节期间,德阳市、绵竹市、剑南镇、社区层四级党委政府与鹤童工作人员一起跟孤寡老人过年,这个习惯延续至今。
在2010年玉树地震和今年雅安地震发生后,经国家严格甄选,鹤童专业护理队再度参与救援。行动结束后,当地对鹤童“有序参与,有效服务”给予了一致称赞。
韩淑燕提到,随着逐渐地发展壮大,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开始执行国家民政部、财政部等委托的全国性公益项目,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基金。例如,鹤童创始人“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桂英先生,在93岁去世以后,其家属捐款30万元,鹤童便建立起以她名字命名的“王桂英护理奖”。
鹤童学习德国先进养老护理理念 建议建立护理保险制度
她在访谈中介绍,鹤童党支部书记方嘉珂早年在德国工作,这使协会从创立之初就有了向养老护理事业发达国家学习的便利条件。
“鹤童一直在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养老理念。”韩淑燕谈到,德国老人的晚年生活非常有尊严,而这种生活基础的建立是多方面支持的结果。在德国,老人养老除了要靠工作积累财富外,国家还给予了很多帮助,比如独具特色的护理保险。“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国家除了为他们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础保险之外,还建立了护理保险。这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做法,免去了老人住护理院的费用之忧。”韩淑燕说,方嘉珂书记在参加国内举办的养老护理相关会议和论坛时,经常呼吁我国借鉴德国的护理保险制度,使人们在工作阶段充分积累,为社会做奉献,步入老年时同样享受到社会的反哺。
“当前,退休老人的退休金有限,当老人失能需要照抚的时候,退休金更不足以支付护理和生活费用。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呼吁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能够实现老人的护理费用由保险和社会承担,减轻老人个人的压力。”韩淑燕说。
鹤童依靠民间力量自我投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鹤童的创始人有五个,包括现在的党支部书记方嘉珂、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桂英、民政局退休干部职工,还有我自己。”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秘书长韩淑燕在做客人民网天津视窗时说,鹤童在1995年-1997年间历经多次评估,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养老护理机构改革的典型代表。
“在没有政府投资,完全依靠民间力量自我投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情况下,鹤童在初始三年中,做到了自收自支、财务持平,在第三年时实现了十万元的盈余。这在当时被称为‘鹤童现象’。”韩淑燕介绍,1997年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等委派中国非营利机构专家评估小组专门到鹤童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调研,并出版《非营利机构评估:天津鹤童老人院个案研究》一书,详细描述了鹤童的运营模式,讲述鹤童从成立院舍管理委员会到组建理事会的历程,介绍鹤童如何建立章程、出版年报、怎样向社会披露财务状况、如何向捐赠方公开捐赠款的使用情况等。
韩淑燕表示,鹤童属于民办非营利性机构,采取理事会制的管理模式,股东并不分红,产生的合理利润将用于机构的再发展、再投入、再改善。
天津鹤童三次派员赴前线参与抗震救灾志愿照护服务
2008年汶川“5•12”地震发生后,韩淑燕带领由协会共产党员和年轻同事共7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小分队赶赴灾区前线——四川德阳。“我们到达的时候是地震发生后的第八天,伤员还处在刚刚做完手术的阶段,打牵引、截肢的伤员都住在帐篷里。最初,医院对我们的照护能力有所怀疑,但队员们凭借专业、娴熟的照护技能赢得了医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此外,为了充实照护队伍力量,鹤童还向全国同业发出倡议,并获得了积极响应,这样“长期照护全国联盟”在灾区应运而生。
“2010年青海玉树‘4•14’地震救援中,我们又面临新的困难。青海处于高原地区,救援人员出现了高原反应。而我们与照护的藏族老人更是语言不通,只能靠手势和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就这样,在40多天的守望相助中,小分队成员与当地灾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离别时难舍难分。”韩淑燕表示,凭借两次抗震救灾行动的优异表现,鹤童最终荣获了第六届中华慈善奖。她说:“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们非常自豪,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据了解,今年雅安“4•20”地震发生两天后,鹤童抗震救灾小分队再度“集结”前往灾区救援。鹤童的专业照护和志愿精神再次赢得赞誉,当地政府向鹤童颁发“专业照护 誉满灾区”奖项。
余震频发、高温多雨、交通阻断……说起抗震救援,韩淑燕感慨良多,“每次我们的救援队伍中,年轻人都作为主力担当了很大责任,这让我对这些80后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一代人在家里、生活中并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是,这些跟我们‘出征’的年轻人,经受住了在前线的考验。克服着梅雨天气、高温酷暑以及不断的余震等等困难,尽心地照顾灾区的伤残病员。这些年轻人中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党员,也有入党积极分子,对待伤员患者,他们恪尽职守,三班倒地照护,让我们看到了80后年轻人的社会担当。”
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用制度保障诚信
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如何实现协会信息的公开透明?对此,协会秘书长韩淑燕在做客人民网天津视窗时表示,目前协会通过鹤童报、杂志、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媒介公开协会有关信息,专职人员负责更新协会新闻,及时发布消息,使协会实时处于社会监督之下。
对于协会如何进行诚信建设,韩淑燕表示,诚信建设要靠制度来保障。
在结构制度上,鹤童的创始人基本都是社会知名人士,这让鹤童在创办之初就拥有了一个高起点。协会从起步之初就设立了院舍管理委员会,并逐步规范为建章立制成立的理事会,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组织结构。
在服务制度上,协会与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学习他们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护理规范。韩淑燕举例说,在照护失去语言能力的老人时,如何实现24小时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需求成为照护的重心。通过与国外的交流学习,鹤童推出了一种“前置性服务”制度,即事先安排好老人喝水、如厕的时间,避免老人尿床,这也是出于保护老人尊严的考虑。“在鹤童还很多先进的制度,也是我们从养老护理事业发达国家学习来的,然后我们把这些护理方法总结出来,作为鹤童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推出来”。韩淑燕说。
在质量管控制度上,韩淑燕介绍,鹤童老年福利协会设有TQM委员会,也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不隶属于任何实体、任何院舍,相当于理事会党支部下设的独立机构。该委员会由协会资深的老院长、护理专家和金牌护理员组成,采用定期轮岗的方式,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考核各项制度推行情况。
鹤童走“输出服务 输出管理”路子 扩大自身影响力
鹤童虽然已经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但目前仍处在初创阶段,并且也遇到了一些现实的困难。她举例说,土地的快速升值使鹤童老人护理院的租金成本大幅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协会的发展。而在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发达国家,政府负责出资修建护理院,招标筛选出非牟利机构负责运营。同时,政府还要执行监督职责,对机构运营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那么,鹤童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韩淑燕说,目前鹤童正在探索实践“输出服务、输出管理”的发展路子,一方面管理自己创办的老人院,另一方面还为其他老人院提供指导和培训。这也让鹤童通过输出经验和智慧,把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带到了全国各地。
“北京和四川就有两座盖好的老人院,委托鹤童经营管理。”韩淑燕介绍,根据院方需求,鹤童将派出专业人员,就建章立制、搭建组织架构、制定培训计划、建立考核机制、述职督导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
韩淑燕认为,收获的这一切源于鹤童在护理员培训和护理工作方法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2000年,鹤童党总支书记方嘉珂参与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修订。“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培训的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级培训教材,以及培训的教程、讲义、大纲、题库都是由鹤童参与制定的。韩淑燕说:“可以说,鹤童为国家建立养老护理员的行业标准、服务标杆做出了卓有成效贡献,所以随后又参与了《养老护理员国家标准》(续2)的撰写和修改。”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兴建老人院、护理院,鹤童通过不断地交流和参访,吸收各家经验,完善自身运营管理。韩淑燕介绍说,在养老护理员的统筹安排上,鹤童的人力资源师并不通过传统简单的排班方式安排护理员工作,而是对护理员进行编号,并结合老人的护理等级和照护等级,通过计算机匹配出劳动矩阵图,用派班的方式统筹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