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关于鹤童

第四届“尊严生·安乐死”国际论坛总结

  2025年4月1日,第四届“尊严生·安乐死”国际论坛在天津蓟州恒大酒店成功举办。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团教授的论坛总结发言内容,供大家参阅。

 

未标题-1.jpg

 

  今天是2025年4月1日,在天津蓟州举办了第四届“尊严生·安乐死”国际论坛,荷兰、日本和中国的专家发表了卓有见地的演讲。

 

  荷兰专家以放眼世界的目光全面阐述了世界五大洲的各国对协助死亡行为和安乐死立法的认识和做法。很明显,尽管荷兰经过了近30年的诉讼,于2001年通过了安乐死法案,但迄今全球除英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跟进立法,而是全社会进行热烈讨论。多国政府对在特定条件下协助死亡,采取较之过去更为宽容的态度。

 

  日本的专家讲述了日本在患绝症的癌症病人死亡人数增加的条件下,为了减缓病患的疼痛,增设了大量的规模化的安宁疗护病房并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给予他们生命最后一程的人文关怀,但日本的专家并未表达协助死亡的支持。

 

  中国专家陈律师分享了中国协助死亡获刑的案例,分析了在安乐死或者尊严死的问题上,生存权与身体处置权的矛盾。提出消极安乐死、完善生前预嘱,在医院实现的具体程序是很重要的,法院要予以特定条件下的判决支持,这样有可能是一条在中国比较现实的可行的路径,但仍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会议的最后一个阶段最为精彩。就荷兰前首相夫妇安乐死的案例,引起了多学科的专家,多方面的人士的热烈讨论。最终大家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安乐死或尊严死是长寿时代下,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一个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难题,它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与死自我选择的权利。尊严死要得到全世界公众舆论的认可,生前预嘱要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必须解决医院执行当中的难题,包括议定监护的实践。总之这一切需要法律的判例支持、公正事项的支持、生命伦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大家的共识。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将携手参与本次论坛的所有组织机构和多学科的专家,在尊严死的领域里持续探索下去。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